哪些人不适合做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?


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是目前治疗白内障的安全有效术式,但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。以下人群因眼部条件、全身状况或其他因素,可能不适合该手术(或需谨慎评估、调整方案):

一、眼部存在急性或活动性病变者

  1. 急性眼部感染或炎症

    • 如急性结膜炎、角膜炎(尤其细菌性、病毒性角膜炎活动期)、急性葡萄膜炎、泪囊炎等。

    • 风险:手术可能导致感染扩散(如眼内炎)或炎症加重,需先控制感染 / 炎症,待病情稳定后再评估。

  2. 角膜严重病变

    • 角膜内皮细胞严重减少(如<1000 个 /mm²):超声乳化手术中超声能量和器械操作可能进一步损伤角膜内皮,术后易出现角膜水肿、失代偿(角膜混浊),严重时需角膜移植。

    • 角膜瘢痕、白斑或严重不规则散光:若角膜病变导致术前无法清晰评估眼底,或术后人工晶状体度数测量误差大,可能影响手术效果。

  3. 严重眼外伤或眼球结构异常

    • 如眼球破裂伤后眼球萎缩、晶状体脱位(完全脱位至玻璃体腔)、虹膜严重粘连或缺失、前房深度过浅(<2.5mm)且无法通过药物改善,可能增加手术难度和并发症风险(如角膜损伤、驱逐性出血)。

二、全身状况不稳定或存在严重基础疾病者

  1. 未控制的严重全身疾病

    • 高血压:收缩压>180mmHg 或舒张压>100mmHg,术中可能增加出血风险(如脉络膜出血)。

    • 糖尿病:空腹血糖>10mmol/L 或血糖波动大,术后感染风险(如眼内炎)和伤口愈合不良风险升高。

    • 心脑血管疾病:急性心肌梗死、脑梗死急性期(发病 3 个月内)、严重心律失常(如未控制的房颤),手术应激可能诱发病情加重。

    • 肝肾功能衰竭、凝血功能障碍(如血小板减少、血友病):可能导致术中出血不止、术后伤口愈合延迟或感染。

  2. 精神或认知障碍无法配合手术

    • 如严重痴呆、精神分裂症急性期、无法沟通配合的儿童(需全麻,但全麻也有额外风险),可能导致术中操作困难、意外损伤眼球。

三、特殊类型白内障或合并复杂眼部并发症者

  1. 过熟期白内障(“硬核” 白内障)

    • 晶状体核硬度极高(如 V 级核),超声乳化所需能量大,可能增加角膜内皮损伤、晶状体皮质残留风险,部分医生可能更倾向选择小切口囊外摘除术(而非超声乳化)。

  2. 合并严重眼底病变且视力预后差者

    • 如晚期青光眼(视神经严重萎缩)、视网膜色素变性、黄斑萎缩等,即使白内障手术成功,术后视力也无法明显改善,需充分评估手术意义(如仅为改善生活自理能力,可谨慎手术)。

  3. 独眼患者(单眼视力依赖者)

    • 手术风险相对更高(如术中并发症可能导致双眼失明),需医生与患者充分沟通,权衡风险后决定,通常需经验丰富的术者操作。

四、总结:不适合的核心原因

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禁忌证本质上是 **“手术风险显著高于收益”**,包括:


  • 眼部条件不允许(感染、结构异常、角膜功能差);

  • 全身状况无法耐受手术(疾病未控制、风险高);

  • 手术收益有限(如严重眼底病变)。


需注意:“不适合” 多为相对性,部分患者通过控制基础疾病(如降血压、血糖)、预处理眼部问题(如抗炎、角膜内皮评估)后,仍可进行手术。最终需由眼科医生结合详细检查(如角膜内皮计数、前房深度、眼底评估)和全身状况综合判断。


上一篇:视网膜劈裂病理病机

下一篇:没有了